close

第四章後結構主義

  •  索緒爾的言語暗示一種限界的語言結構,可是,我們在語言當中何處畫界呢?關於差異乃語義本質的觀點,換言之,亦即意義永遠是符號區分或連結後的結果。Boat這個符徵給我們船的觀念或符旨,因為它別於符徵。
  • 意義並非立即現存於符號之中,由於符號的意義永遠牽涉到這個符號不是什麼,所以,在某一個程度上,其意義永遠不在自身裡,解讀一個文本,就像在追蹤這種不斷閃爍的過程,不是在計算項鍊的珠子。
  •  意義鎖鏈中的每個符號,多少都刻劃著其他所有的符號,或是順著其他符號模寫得來,形成一個罄竹難書的複雜組織,在此一程度內,沒有一個符號是純粹的或具有完整意義的。
  • 符號的功能就在反映內在經驗或現實世界的客體,在呈現個人思想或感情,或描述現實的狀況。
  • 探索本身的心靈或靈魂時,依然需要使用符號,表示我們絕對無法體驗與自身的全面交流。這並非說我原本可以擁有純粹無瑕的意思、意圖或經驗,只是後來遭受有缺陷的語言媒介扭曲或折射;由於語言正是我所呼吸的空氣,所以我根本無法擁有純粹無瑕的意義、意圖、經驗。
  • 西方哲學始終以聲音為中心,其核心在於活生生的聲音,而對文稿深表懷疑,所以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它同樣是以語體為中心,其信念是執著於可做為我們一切思想、語言和經驗基礎的某種終極文字、現存、本質、真裡或現實。
  • 法國哲學家德希達的觀點,任何思想體系如果根據的是無懈可擊的基礎、是可藉以建構所有層次意義的最高原則或萬無一失的基石,德希達都名之曰形上學的。
  • 解構一辭指的是這樣批評的運作,它可用以破壞這種對立至某一程度、或彰顯這些對立在文本的意義過程中相互破壞至某一程度。
  • 德希達所謂的播散,不可能輕易納入文本的結構範疇,或某一傳統批評方法的範疇之中。
  • 法國批評家巴爾特是激進的結構主義者,他不遺餘力剖析時尚、脫衣舞、拉希納的悲劇,與牛排薯條的顯義體系,1966年一篇重要論文「敘事體結構分析導論」,是採取雅客慎與李維史陀的模式,將敘事體的結構拆解成明顯的單位、功能與指數,雖然這些單位在敘事體中是依序排列,批評家的工作卻在將他們納入一個無關時間的解釋架構。
  •   形構主義教直接的後代是德國威瑪共和的社會主義藝術家─包括布雷赫特─他們將這種異化效果運用於政治目標。
  •   在批評論文中,巴爾特說,批評「盡其可能完全以本身的語言覆蓋文本;在批評與真實中,他則認為,批評的言說是漂浮在作品初級語言之上的第二語言」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roro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